关灯
护眼
    在住进慈幼院两天后沈玥总算摸清了基本情况,在大齐创办慈幼院之前,大多数养不起孩子或有什么原因的家庭会把男婴送到寺庙道观中去出家,而女婴就直接遗弃,这样大大拉低了大齐的生产力,随着战争兴起又有许多人躲进庙宇祈求神灵保佑,以躲避兵役,这样一来也使大量农田无人耕种,人力物力粮食都跟不上于是先皇下令让和尚还俗,并且建立慈幼院养育弃婴和无所依的老人。除此之外还大大提升了军功奖赏,这样一来战士们不用担心家人无所依靠,老了之后也不用担心没有人养,万一取得军功还能加官进爵庇佑子孙。除此之外先皇还颁布的其他律例,如提升商人地位,鼓励生产降低边税……

    一时间士气高昂国家兴盛,一举打败了周边各国,为大齐的强胜奠定了基础。而慈幼院因为收养了大多数孤儿,养活了不少女婴,国家安定后也为现在的大齐提供了不少人力和人才。

    而如今的大齐已经国泰民安,除非遭遇天灾人祸,否则也不会出现孤儿。现在慈幼院的孩子大多数也是因为一些意外,才在慈幼院生活,只有少部分是被家人遗弃的。这些孩子中基本都是女孩,身体还算健康,毕竟慈幼院的条件不是很好,身体差或有什么缺陷的孩子都活不久。

    这些孩子将来无人领养的话,一部分会送去北荒草原之类的地方生活,官府会准备住所和少量银钱,加上慈幼院会教导识字,送中原的孩子过去一方面是提升劳动力开化异族,一方面也能使血统融合,从根源上将这些外族变为大齐百姓。

    少数资质不错的孩子会在十一二岁时被选入宫成为宫女,萧双儿的姐姐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是慈幼院出身家世清白干净,所以入宫之后很快就会被各宫掌事要走,只要不犯错误等年龄到了出宫,有银子有本事也能过的不错。

    少数没去北荒也没入宫的则要在成年时离开慈幼院,立女户还有为了感谢慈幼院的收养都要缴纳一比钱。所以慈幼院里几乎看不到十二岁以上的孩子,这些没选上的孩子会立刻去赚钱,无论是被送走还是成年后离开都需要钱,所以十二岁以上的孩子都出去了,除了晚上会回慈幼院住,白天几乎看不到她们。

    慈幼院的主力是六到十岁的孩子,从洗衣打扫到整理菜地都分工明确,慈幼院的嬷嬷们只负责做饭和照顾幼儿,已经能自己吃饭的小孩都是由大孩子带着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人,基本上都是从宫中退下年龄太大又无人照顾的。不过是从宫里退下的有几分本事在身上,慈幼院的孩子都是跟着他们启蒙的,也有不少孩子会跟在他们身边学些其他东西,萧双儿就喜欢呆在这些人身边。

    这要是放在一般文里就是女主第一个金手指了,不过沈玥不想和萧双儿待在一块更不想进宫,在学了两天大齐文字之后就不再去了。大齐是繁体汉字,沈玥以前学过书法,对繁体字基本都看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些人其实会的东西也不多,要不然也不会在慈幼院生活,至于一些为人处世宫里的规矩忌讳,没钱没好处这些人也不会教。

    慈幼院的生活很规律,除了吃的不是很好有人找茬之外,沈玥日子过得还算安定。慈幼院一天食两餐,早上九点半吃过早饭后回房间或者在院子里溜达,又或者可以去听课,下午四点半吃晚餐后就没有活动了。沈玥是新来的还没到一个月,所以除了自己的碗碟和衣服要自己洗就没有其他的事了。

    说到洗衣服,沈玥就不止一次的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在休息室加一台洗衣机,洗衣机真是解放人类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慈幼院的衣服都是用皂荚洗的,皂荚不多只有很脏的衣服才能用,其余的都是放入井水里浸泡,再用木槌和搓衣板捶打搓洗。

    农历九月的天虽然不至于太冷,但井水也不暖和,慈幼院的热水只有在早晚洗漱的时候能供应,只有一锅限量使用。柴火是重要资源,灶台也只有嬷嬷们才能使用,如果发现有人使用,不仅要有一顿责罚,还需要把使用的柴火补上。沈玥在洗衣服时都是偷偷混入空间里的热水再配合肥皂洗的,肥皂的出现引起慈幼院的孩子一顿惊奇,也让沈玥想到了挣钱的注意。

    第三天一早沈月就收拾好出了院门,慈幼院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只在就寝前查一下人数就不管了,食堂虽然不准浪费粮食,但也不管你去不去吃毕竟还有其他人会吃。沈玥给了之前帮她说话的女孩一包点心,让她帮忙打掩护,就跟着一大早出门做工的女孩儿们一起走了。

    京城的早晨摆摊的人都起的很早,沈玥和姐姐们分开后,先在小摊上吃了一碗豆腐脑慰籍一下了自己的胃,又在附近的小摊上买了一个竹筐和一些竹罐,又去杂货铺买了一些油脂和细麻绳,就这么一下去了几十文把许小草给的零钱全用了。竹罐倒不贵一文钱一个,主要是竹筐和油纸比较贵,用完了沈玥身上最后一点零钱,细麻绳都是让商家送的。至于那两粒碎银子,沈玥还不打算用他们,能不能赚到钱就看沈玥超市里的那些东西了。

    枣花是一个普通的粗使丫鬟,平时工作就是洗衣服,还都是府中佣人的,这些人的衣服没有夫人小姐们的金贵但是也很难洗,放入皂荚用棒槌使劲捶打,再在洗衣板上使劲搓,才能将上面的污渍洗掉。一盆衣服洗下来,枣花的么和胳膊都像是废了一样。

    这天一早枣花如往常一样,将佣人们的衣服泡上水,正准备放入皂荚捶打,就听见外面有人在喊。

    “超级好用的洗衣粉肥皂,五文一块,不好用,不要钱。洗衣粉特别好用的洗衣粉,便宜好用的洗衣粉有人要吗?”

    沈玥背着小竹筐,将超市里的洗衣粉分别装入竹罐里,用油纸和细麻绳封口,再将整包装的肥皂拆开五文钱一小份的卖出去。沈玥挑的正是早上洗衣服的时候,在一些小官家的后门处叫喊,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皂豆和香姨子的出现但价格昂贵,一般皂豆都要一百文一颗,香胰子更视是材料而定一两到上百两不等。

    一般的小官员家都是用皂豆,讲究一点的会买较为便宜一点的香胰子使用,普通佣人就更随便了,但佣人多衣服洗起来也很麻烦,这时候如果有便宜又好用的洗衣用品就十分赚钱了。

    沈玥因为要做活动囤了好多肥皂和洗护用品,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加上她喊的又很卖力,不一会儿身边就聚集了一群人。